脊柱后凸畸形矫形

2014-05-23 16:29 阅读(?)评论(0)

          脊柱后凸畸形矫形

骨科专家导读:

(1)脊柱后凸畸形是一种在矢状面上的异常;

(2)术前病情分析包括弯曲程度、进展、是否固定、是否伴有神经损害等;

(3)许多姿态性后凸可采用支具治疗而很少需要手术;

(4)大多数先天性后凸会继续进展并出现神经损害,对手术治疗应持积极态度;

(5)麻痹性后凸多因神经疾患引起大多均需施行融合手术。

    脊柱后凸畸形是一种在矢状面上的异常。正常的胸椎后凸差异很大,按照Cobb氏测量方法一般为2l°一33°,有的可达45°胸腰段和腰段的任何后凸都是异常的,后凸亦并非病态,如姿态性等。然而,如果后凸达到严重的程度,亦可出现瘫痪,特别是各种先天性后凸。脊柱后凸畸形的原因很多,常见的为姿态

性、Scheuermann氏病、先天性、麻痹性、脑脊膜膨出、创伤后、炎症、手术后、放射治疗、代谢骨病、发育性、胶原疾病、肿瘤等。

    术前病情分析包括弯曲程度、进展、是否固定、是否伴有神经损害等。后凸的范围须准确确定,以免在手术时融合过短造成畸形进展而累及融合以外的节段。先天性或其他伴神经损害的病例均须施行脊髓造影。弄清脊髓受压或损害的性质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。先天性后凸患者术前不应施行骨牵引以免导致瘫痪。

    许多姿态性后凸或scheuermann氏病引起的后凸,均可采用支具治疗而很少需要手术。胸段scheuermann氏病的手术指征,是后凸75°以上和难以缓解的疼痛等。需手术治疗者,大多应施行前后路联合手术。对于畸形较轻或非固定性者,亦偶可仅施行后路手术进行矫正。若后凸在65°以内或弯曲矫正不足50°,可行后路融合安放固定器。这种情况亦很少见,因为大多数畸形较轻和非固定畸形者,应用支具均可收到理想效果。对于大的固定性弯曲,仅行后路融合,许多病例很难维持矫正效果并易形成假关节。

    因大多数先天性后凸会继续进展并出现神经损害,所以对手术治疗应持积极态度。对年龄在5岁以下、后凸在55°以下者,即应早期施行融合术。后凸较为严重的5岁以上患者通常应联合施行前路和后路手术。合并脊髓损伤者亦偶需施行前路减压和支撑植骨融合术。前路脊髓减压包括将影响椎管的骨、间盘物质和后纵韧带彻底切除。若同时存在脊柱侧凸,则手术应由凹侧进入,以使脊髓的前方和凹侧都得到减压。后凸的复位和支撑植骨宜仔细进行,以避免植骨块脱出、骨折和矫正不足。带血管蒂肋骨移植用于后凸畸形的手术矫正不失为一种良好选择。施行支撑植骨前路融合手术时,应将行支撑植骨的所有间隙均予融合,以防日后随着间盘的生长形成假关节。后路融合手术时,不应使用撑开固定器,以免伤及脊髓,造成瘫痪。一般仅行原位融合稳定手术。

    麻痹性后凸多因神经疾患引起,如脑瘫、肌肉萎缩症、小儿麻痹后遗症等。受累节段通常较长且合并脊柱侧凸;伸肌无力是发生脊柱畸形的主要原因。此类患者直至骨发育成熟后畸形亦仍然进展。少年患者可采用石膏支具治疗,以后再施行融合手术,以免影响躯干的生长。麻痹性后凸患者大多均需施行融合手术,融合范围应包括全部弯曲在内,从上胸部直至腰部或骶部。对于这种长的脊柱弯曲畸形,鲁克棒与椎板下钢丝和Galveson骨盆固定装置联合应用最为有效,对于严重固定畸形患者和经牵引仍不能平衡脊柱和骨盆者,亦可施行前路融合手术。

    脑脊膜膨出患者的后凸畸形可以是先天性的,亦可能为麻痹性的。麻痹性者多为进行性而在生长期间加重。其治疗原则亦如其他麻痹性后凸一样,进行保守治疗或手术。由于脊椎后部附件的缺乏、骨质稀疏和供骨不足,此类患者常难施行融合手术。所以,此类患者常既需施行前路融合手术,亦需施行后路融合手术。出生时即存在后凸的先天性患者畸形常十分严重,3岁以上的患者可将顶椎附近2—3个椎体切除。不过,这是一项出血很多、危险很大的手术。

    后凸亦可继发于创伤、炎症、感染性疾病、椎板切除、放疗、肿瘤、代谢性疾病、胶原性疾病、骨营养不良、神经病变、神经纤维瘤病和K1ippel—Feil综合征等。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畸形程度、是否固定、神经功能等具体情况而定。对大多数畸形严重的患者来说,不管其发生后凸的原因如何,通常均需联合施行前路和后

路融合手术。

  最后修改于 2014-05-24 16:00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